古城游記
2005-09-12 23:50:50作者:朱旭智 來源:原創(chuàng)
卸下沉重的背囊,一個重重的俯沖姿勢撲進了松軟的床上,渾身的骨頭像散了架一般,沒有了支撐的力氣。夏夜的月光格外明亮,透過木質(zhì)窗欞,水銀般的瀉下,填充了房間的每一個角落。臥房里彌漫著木制結(jié)構(gòu)建筑特有的淡淡桐油味,讓我一下感覺新奇起來,暫時忘了舟車勞頓之苦,逐起身打量四下。月光依然明亮,還散落了一些掉進了窗外沉沉夜幕下的沱江,星星點點的和對岸吊腳樓上投射的各色燈光交相輝映。遠處,依稀間巍巍大山聳立,夜色之下神秘悠遠,清幽幽的氣息,水的韻味微微送,異域之情致滿溢。此時,熱情的店主切好了西瓜,脆皮,沙瓤煞是誘人,尚未領(lǐng)略異域風情倒先過了把嘴癮!疲勞終究還是沒法擺脫,此時又不失機、不遺余力的出來幫怪,還沒來得及細細端詳鳳凰古城,是圓是偏時,就被它揪扯著跟床擁抱去了。
當一陣清脆在鳥鳴窗外響起,我睜開了惺松睡眼,夏的清晨總是來的那么早,一切明明朗朗。走出院落,再次看到與夜晚完全不一樣的沱江。放眼看不到它的出處,只能感覺到是從大山深處綿延回轉(zhuǎn)出的一條綠色帶子,漸行漸寬,可又恰到好處的收住了勢頭,顯得小心翼翼,清清楚楚。與狂放不羈、渾濁不堪的長江想比,它更象優(yōu)雅的小家碧玉,娓婉動人,還想再細細的看看,可同行的旅伴催促上路,只好作罷!院落的木門廊上掛著一只精致的鳥籠,鳥鳴聲源于此。讓主人喂養(yǎng)的兩只小鸚鵡很是逗人喜愛,小家伙紅嘴、綠毛,見了生人也不怕,歪著頭注視著我們這些異鄉(xiāng)游客。如此生動的一幅生活美景,預(yù)示著今天的好心情,今天的古城游歷一定錯不了。
用罷早餐,我們沿著街前行。這里的街道除了主干道外,沒有機動車道,顯得不是很寬闊。泛著墨青色的石板,鋪就了小道綿延悠長,臨江的老街磚墻陳舊,透出古樸的土家吊腳樓成排成片的標立兩旁,時間的記憶尚可追溯百年,我們此行的目的地沈從文先生故居就掩映在深巷之中。說來慚愧,只聽聞沈先生和他的《邊城》之盛名,卻沒有拜讀過先生的這部傳世之作,更不知先生是鳳凰的故人。走進青瓦白墻的故居,極象老北京的四合院,左邊的廂房是先生主要作品和老照片的陳列室,一部部大磚頭的線裝書陳現(xiàn)眼前,先生寫得一手好毛筆字,看著是那么的賞心悅目。
親筆書稿也是工工整整,現(xiàn)在猶顯得異常珍貴。臥房里簡單的幾件家具略顯破舊,表明主人不求奢華但求平淡的人生信念!先生的書房里的一張桌吸引了我,導游介紹那是先生在北京的舊貨市場上收購的時代物件,聞名遐耳的《邊城》就是在這張書桌上完成的初稿。小小的四合院里充斥著濃濃的書卷氣息,由衷感到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沈從文先生能完成這么多膾炙人口的佳作,其勤勉之功力實乃吾輩效仿。
順著北城城門拾級而下,清淺的沱江近在眼前,寬寬的河面上橫著一條窄窄的木橋,并排著一排石墩,兩人側(cè)身尚可勉強通過,據(jù)導游介紹這是當年出城的唯一通道。登上江邊的一葉扁舟親臨沱江,江水清澈見底,潺潺流過,毫無霸氣,溫柔的小行倒像是山澗中的溪水。手足觸及,涼得刺骨,水底水草隨波微動,像美婦飄逸的青絲,動人心魄!船老大天生神力,把小舟撐得時而飛快,時而緩慢,轉(zhuǎn)眼間已到虹橋,這座拱橋的石材幸均采自附近山中的紫耖石,故微微透出紫紅的色澤,橋面上并不像其它石橋,而是搭建了全木結(jié)構(gòu)的第二層,站在上面可將鳳凰全貌盡收眼底。突然岸邊傳來鼓聲,幾個身著土家族服裝的少女正擊打迎賓鼓,歡迎遠方來客,她們邊舞動動人身姿,邊有韻律的擊打大鼓,高聲唱著山歌。船老大暗示我們:“這是阿雅(方言:漂亮姑娘)在和你們對歌呢!”可我們誰也沒好意思張口,也不知該唱些什么,船接近岸邊,還是船老大替我們解了圍,用他那粗獷的歌喉和“阿雅”們對唱了一番。
上得岸來,我們繼續(xù)沿著小道參觀。此時天空中烏云密布,頃刻之間瓢潑大雨降至,慌不擇路的躲進一家姜糖作坊避雨,老板正忙著制作糖,一遍一遍將熬好的團狀糖泥在掛鉤上來回拖拽,見我們來了便召呼家人端來了板凳,讓我們坐著欣賞他的表演。糖泥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拖拽,顯現(xiàn)出均勻的絲條狀,漸漸冷卻變硬,后被剪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好客的老板讓我們嘗剛做好的姜糖,見我們遲疑便哈哈大笑起來:“免費的,不要錢!”姜糖很酥脆,入口即化,甜甜的,一塊姜糖吃完,最后才在嗓子眼里感覺到了姜的辣。雨來的快,去的也快,一支煙的功夫已經(jīng)停了,為了感謝老板的好心腸,我們稱買了些他的姜糖,雖說不多,但看得出純樸的他很開心!
夜又一次降臨了,也許是白天的游歷讓大家興奮不已,此刻已睡意全無,愈夜愈精神了!于是吵吵鬧鬧的相邀去宵夜。五塊錢四十串的燒烤點了一回又一回,泛著玫瑰般誘人色澤的楊梅米酒喝了一壺又一壺。從天說到地,從古說到今,聲音提高了許多分貝,越喝越精神。
每個人都不無感慨,大家都說要再來古城,導游小姐笑了:“來我們鳳凰的人都這感受,沒有不愛它的。不知你們注意到你們住處附近有個小小的叫“素”的酒吧,老板是個上海人,而且在上海有份令人羨慕的工作,衣食無憂。他就是來鳳凰旅游后,深深愛上了這塊土地,并投資了這個酒吧。他一年之中會有一半時間呆在鳳凰,據(jù)說是感受這古城質(zhì)樸的民風和追溯久遠的時間記憶。他的酒吧不為賺錢,只為過往的游客提供一個小憩的空間,如果覺得話題投機,意趣相投的話,他還會慷慨免單!”聽完這話,我們都暗暗佩服這位仁兄的灑脫,也為這古城的強引力所折服!
月光依舊,想到明早就要離開這里,有種憂遠若失的感覺,鳳凰古城古老優(yōu)雅,鳳凰人民純樸勤勞。我有種想留下來的沖動,可我知道自己遠沒有那位仁兄灑脫,但我確信自己會再來親歷這座美麗的古城,因為我已在心中和她結(jié)下了再度相約的誓言!

當前共有
人發(fā)表了評論.